什么是拖延行为?

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尽管预见到延迟可能带来负面后果,却仍选择主动推迟开始或完成任务的决策与行为模式。这种非理性的时间管理方式,往往源于对任务压力、失败恐惧或即时满足的偏好,而非客观的时间限制。从认知科学视角看,拖延常与执行功能失调、情绪调节困难及时间贴现偏差密切相关——人们倾向于高估未来自我的行动力,同时低估当前行动的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拖延并非单纯的懒惰,而是涉及认知、情感与行为调控的复杂心理现象,长期持续可能形成自我设阻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