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行为经济学与认知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描述了人类在面对决策时,对损失的敏感程度远高于对同等收益的偏好。具体而言,当个体面临潜在的收益和损失时,由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反应(如痛苦或焦虑)通常比同等大小的收益所带来的正面情绪(如喜悦)更为强烈。这一现象最早由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在1979年的前景理论中系统阐述,揭示了人们在风险决策中往往倾向于避免损失而非追求收益,即使从理性角度看,两者在数值上可能等价。

例如,在投资或日常选择中,人们可能因为害怕失去100元而拒绝一个有机会赢得120元的赌局,尽管预期价值为正。损失厌恶不仅影响经济行为,还渗透到社会决策、健康管理和政策制定中,成为理解诸多认知偏差(如禀赋效应和现状偏见)的基础。要深入探索这一主题,可参阅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或特沃斯基与卡尼曼的经典论文《前景理论:风险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