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射效应?

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是行为决策理论中一个描述风险决策偏好系统性反转的现象,由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其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中首次提出。该效应揭示了个体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的风险态度存在不对称性:在涉及收益的选择情境中,人们通常表现出风险规避倾向,倾向于选择确定的较小收益而非具有风险的较大收益;然而,当相同的问题被重新构架为损失情境时,个体的偏好会发生反转,转而表现出风险寻求倾向,即宁愿承担可能更大的损失风险,也不愿接受确定的较小损失。

这种偏好反转凸显了人类决策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深受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例如,在医疗决策或投资选择中,当选项以“存活率”或“收益率”呈现时,人们往往保守;但当相同数据以“死亡率”或“损失率”表述时,决策者可能突然变得冒险。反射效应不仅解释了现实中的许多矛盾行为,也为政策设计、金融咨询和危机沟通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改变框架即可引导公众选择。

延伸阅读方面,卡尼曼与特沃斯基1979年发表于《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的论文《前景理论:风险决策分析》(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是理解该效应的基石。此外,卡尼曼2011年著作《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以通俗语言深入探讨了反射效应在内的认知偏差,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