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耗竭?

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是描述个体在经历了需要自我控制的心理活动后,其执行后续任务时自控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这一概念源于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该模型将自控力视为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如同肌肉在持续使用后会疲劳一样。当人们抵制诱惑、抑制冲动或做出困难决策时,会消耗这种心理能量,导致在接下来的任务中更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情绪调节困难或冲动行为。例如,在长时间专注学习后,人们可能更难抵抗零食的诱惑或保持耐心。自我耗竭现象揭示了人类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并对理解成瘾、消费行为和工作绩效等领域具有重要启示。

尽管自我耗竭理论在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曾广受关注,但近年来的重复研究对其稳健性提出了质疑,提示我们在应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审慎考量。若需进一步探索,可参考Roy F. Baumeister等学者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研究,或Daniel Kahneman的《思考,快与慢》中关于认知资源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