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描述一个系统或决策过程其当前状态和未来发展受到历史轨迹深刻影响的现象。这一概念最初源于经济史和技术演进研究,例如经济学家保罗·戴维对QWERTY键盘布局为何在更优替代方案出现后仍长期主导市场的经典分析。在认知与行为科学中,路径依赖揭示了人类决策并非总是基于完全理性的最优化计算,而是受到既往选择、习惯形成和沉没成本效应的强烈约束。
个体或组织在面临决策时,往往因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早期随机事件或既有的认知框架,而沿着特定路径持续强化某种行为模式。即便存在理论上更高效的替代方案,转换成本、学习曲线与心理承诺仍可能使系统锁定于次优状态。这种现象与行为经济学中的「现状偏差」和「承诺升级」机制密切关联,共同解释了为何变革常遭遇阻力,以及制度变迁为何常呈现渐进性特征。
理解路径依赖不仅有助于分析技术标准竞争、组织惯例固化等宏观现象,也对个人突破思维定式具有启示意义。若读者希望深入探索,可参阅保罗·戴维1985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或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对制度路径依赖的系统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