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谬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当面临一个复杂或困难的目标问题时,人们倾向于用一个更简单、更易处理的问题来替代它,并错误地将对替代问题的解答等同于对原始问题的解答。这种认知偏差由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其启发式与偏差的研究框架中提出,它揭示了人类思维在应对不确定性时的一种捷径机制。例如,当被问及“这位候选人是否适合担任领导职务”时,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转化为“我喜欢这位候选人吗”这一情感判断问题,从而忽略了更全面的能力评估。
这一现象源于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大脑会本能地寻找降低认知负荷的方式。替代性谬误常与情感启发式、可得性启发式等认知机制交织出现,在管理决策、政策制定和日常判断中普遍存在。要克服这一偏差,需要培养元认知意识,在做出重要判断前主动反思:“我是否回答了真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