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是指个体在主观上对某一事件、对象或概念在时间、空间、社会或假设性维度上的远近感知。这一概念源于解释水平理论,它认为人们对事物的心理表征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抽象、概括和去情境化。例如,一个遥远的未来事件(时间距离)或一个发生在异国他乡的事件(空间距离)往往被视为更宏观和本质的,而近在眼前的事物则倾向于被具体和细节化地处理。心理距离不仅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决策,还常常导致判断偏差,例如在评估远期风险时过度乐观,或在规划遥远目标时忽视执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