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全(Psychological Safety)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能够自由地表达观点、提出问题、承认错误或挑战现状,而不必担心因此遭受负面评价、惩罚或人际关系损害的一种共享信念。这一概念最初由组织行为学者艾米·埃德蒙森(Amy Edmondson)在1999年发表于《行政科学季刊》的《心理安全与学习行为在团队中的作用》一文中系统提出,并逐渐成为组织心理学与团队动力学领域的核心构念。
心理安全并非意味着团队成员始终保持和谐或避免冲突,而是营造一种能够包容认知风险的环境——当成员确信自己的坦诚不会招致羞辱或排斥时,更倾向于开展探索性学习、分享非常规想法并协同解决问题。这种环境显著降低了人们对人际风险的感知,使团队能够将认知资源集中于任务本身而非自我防卫。研究表明,高心理安全的团队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能力和错误报告意愿,尤其在知识密集型或高不确定性任务中,这种集体心理状态已成为组织学习与适应性的关键催化剂。
需要辨析的是,心理安全不同于信任或凝聚力:信任侧重于对他人意图的积极预期,而心理安全更强调对情境风险的共同感知;凝聚力源于情感联结,心理安全则根植于对人际风险的消弭。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通过主动示弱、鼓励试错、建立反馈机制等方式可有效培育心理安全,但需注意避免将其异化为降低绩效标准的借口。正如埃德蒙森在《无畏组织》中所强调的,真正的心理安全始终与责任担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高效学习系统的两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