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是一种由长期工作压力引发的心理综合症,通常表现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三个核心维度。情感耗竭指个体感到情绪资源被过度消耗,产生疲惫与无力感;人格解体表现为对工作对象或同事采取冷漠、疏离的态度;成就感降低则反映为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负面评价与职业价值感的丧失。这种状态并非简单的疲劳,而是源于工作需求与个体资源间持续失衡的心理耗损过程,常伴随着注意力涣散、决策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损害。

其形成机制涉及组织环境与个体特质的复杂交互,包括工作量超载、角色模糊、缺乏自主性等结构性因素,以及完美主义倾向、过度卷入等人格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倦怠会引发“认知窄化”现象,即个体在信息处理时更易陷入固定思维模式,难以进行创造性决策,这恰好与决策科学中探讨的认知偏差形成镜像关联。对管理者而言,识别工作倦怠的早期信号并建立预防性干预机制,既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课题,也是维护人力资本可持续性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