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概率是指某一随机事件在相同条件下长期重复试验中发生的相对频率,它反映了事件发生的固有可能性,独立于个体认知或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源于古典概率理论,其数学表达基于样本空间与事件集合的测度关系,例如在抛掷均匀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客观概率恒为1/2。客观概率具有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的特征,是保险精算、统计推断等领域的理论基础,与主观概率形成本质区别——后者体现的是个体基于有限信息形成的信念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在判断客观概率时常受认知偏差影响。例如「赌徒谬误」会使人们错误认为独立事件的概率会因历史结果而改变,而「基础比率忽视」则导致个体忽略先验概率而过度关注特定信息。这些现象揭示了概率客观性与主观认知之间的张力,也解释了为何理性决策需要借助概率论工具来校正直觉偏差。
延伸阅读推荐Gerd Gigerenzer的《Calculated Risks》一书,该书通过医疗诊断、法律判决等案例,深入探讨了客观概率理解如何影响现实决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