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取谬误(Conjunction Fallacy)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指人们错误地认为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高于其中任一事件单独发生的概率,从而违反了概率论的基本规则。这一现象最早由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在1983年通过著名的“琳达问题”实验揭示,实验中多数受试者认为“琳达是银行出纳且参与女权运动”的可能性高于“琳达是银行出纳”的可能性,尽管从概率角度而言,合取事件的概率不可能高于其组成部分的概率。
合取谬误的产生往往源于代表性启发式思维,即人们更倾向于根据事件与典型原型的相似性来判断可能性,而非基于客观概率计算。例如,当描述符合某种刻板印象时,个体容易高估合取事件的合理性。这一偏差在决策分析、风险评估和商业预测中尤为显著,可能导致对复杂情境的误判。
要规避合取谬误,需培养概率思维习惯,明确区分描述性信息与统计可能性,并在决策过程中主动运用贝叶斯推理等工具。对于希望深入探索的读者,推荐阅读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经典论文《Extensional versus Intuitive Reasoning: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in Probability Judgment》(《心理学评论》,1983年),或参考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关于启发式与偏差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