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变原则(Covariation Principle)是社会心理学中用于解释个体如何推断行为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该原则由哈罗德·凯利在其归因理论中系统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当人们观察到某个行为与特定因素在不同情境下持续共同变化时,会倾向于将该因素判定为行为产生的原因。具体而言,人们会通过分析三个维度的信息——一致性(该行为在不同情境中是否稳定出现)、区别性(该行为是否仅针对特定对象)和共识性(其他人在相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类似行为),来构建对事件因果关系的认知图式。
这一认知机制在组织管理和决策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例如,管理者在评估员工绩效时,若发现某员工仅在特定项目中出现失误(高区别性),而其他员工在该项目中表现正常(高共识性),且该员工在其他项目中持续表现优异(高一致性),则更可能将失误归因于项目特性而非员工能力。然而,人类认知系统对共变信息的处理常受认知捷径影响,可能导致基率忽视、虚假相关等系统性偏差,这使得共变原则的实际应用既成为理性归因的工具,也可能成为认知陷阱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