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作为偏差?

不作为偏差(Omission Bias)是指个体在决策时,倾向于将因不作为(即未采取行动)所导致的负面结果,评价为比因作为(即采取行动)所导致的同等或更严重的负面结果更为可接受或更少受到道德谴责的一种系统性认知偏差。这种偏差源于人们对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结果的责任归属存在不对称的心理权重——主动干预带来的伤害往往被视为更应受到责备,即使被动放任可能造成相同甚至更大的损害。

在行为决策中,不作为偏差常体现为“宁可错失良机也不愿承担行动风险”的保守倾向。例如,在医疗选择中,患者可能因害怕手术风险而拒绝治疗,却忽视疾病自然恶化带来的更高危害;在公共政策领域,管理者可能因担忧改革失误而维持现状,即便现有制度已显露出更深刻的弊端。这一偏差揭示了人类对“行”与“止”的伦理判断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深受心理默认状态和损失规避机制的影响。

理解不作为偏差有助于反思个体与组织决策中的惯性思维。它提醒我们,在某些情境下,放弃选择本身也是一种具有后果的选择,而道德评价应当基于结果的全面权衡而非行动的形式。通过认知这一偏差,决策者可以更清醒地审视“无所作为”的潜在代价,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更负责任的判断。